本文转自:今晚报
“这个奥运周期,每年都有不同的计划和要求。这届亚洲杯只是近期目标,我们的最终目标是2027年世界杯,是2028年奥运会的入场券。距离世界杯还有两年,时间说长也不太长,希望通过这两年的训练,包括打一些高水平比赛,可以让球队得到提高。”——郭士强
这是郭士强第二次执掌中国男篮的帅印,也是第二次杀入亚洲杯(之前为亚锦赛)的决赛。虽然结果都是屈居亚军,但从当年主场惨败伊朗队,爆出“偷笑门”,到如今的众志成城、三军用命,1分惜败于澳大利亚队,郭士强的风评可以说是两极逆转。彼时,是中国男篮跌落“亚洲神坛”的开始。此刻,是中国男篮奔向复兴的起点。
2009年,天津亚锦赛。34岁的郭士强成为中国男篮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帅。那时拥有一众好手的中国男篮堪称“亚洲霸主”,未曾想,却在决赛中以52比70惨败给伊朗队。更令人吃惊的是,如此惨败中没有看到球员的羞耻心,反而是领奖台上的“偷笑门”,“风暴”中的郭士强也因此黯然离场。
2025年,沙特亚洲杯。50岁的郭士强已经到了“知天命”的年纪。经历了职业生涯的起落沉浮和岁月的洗礼,他早已将个人荣辱置于身后。临危受命重掌中国男篮帅印的他,就是要找出12个能够“拼命”的球员,在场上5个“玩命”的球员,他要带着他们,拼出中国男篮的血性和未来。与当年相比,如今的中国男篮确实很难。成绩和口碑跌入谷底,大赛前多名主力因伤病或征战海外联赛而缺阵,郭士强只能带着“残阵”出征。
这套阵容中,赵睿曾想结束国家队生涯,是郭士强将他劝回来,并委以队长重任。赛前高诗岩被喷是“关系户”,但被称为“高铁”的他,对阵韩国队时正负值+15高居全队首位。迎战新西兰队,他用一次次搏命式的防守,将对方主力球员布里特和卡梅隆防到“怀疑人生”。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,获得“中国贝弗利”的美誉。年轻的王俊杰首战被郭士强严厉训斥,但随后就被提上了首发位置,最终入选亚洲杯最佳阵容。雷蒙、李祥波等人,都在球队需要的时刻被郭士强派上场。战术上,对阵新西兰队,郭士强使用12人轮换;迎战澳大利亚队,又将重点从内线转到外线。
从不被看好甚至被质疑,到最终赢得尊重,郭士强带着这支年轻的中国男篮拼出了希望。正如王俊杰赛后所透露的,郭士强一直和大家强调,“人是我选的,战术是我布置的,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做的,出了错一切算我的,你们只管证明我没看走眼”。这是郭士强的担当,他不仅用战术,更用人格魅力凝聚起了这支中国男篮。决赛战至最后一刻1分惜败,郭士强咽下所有的遗憾,带着释怀的微笑拥抱并安慰队员们。颁奖仪式上,队员们自发地将郭士强簇拥到“C位”,这是无声的认可和敬意。以“残阵”拼出的亚军,已是中国男篮近年来的高光时刻,更是中国男篮全新的起点。
记者 苏娅辉